从4月1日起,伴随增值税税率调降,出口退税率也正式开始了调降。出口退税与出口企业的“钱袋子”息息相关,出口企业感受如何?
按照《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要求,在出口退税方面,原适用16%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6%的出口货物劳务,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0%的出口货物、跨境应税行为,出口退税率调整为9%。
减轻企业总体税负
“增值税率和出口退税率刚下调,目前感受还不明显。”三花控股集团总裁办副主任沈培生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称,出口退税一般是先征后退,多征多退,少征少退,此次出口退税率下调主要是受增值税率下调影响,不会对企业产生太大影响。
贸点点创始人、董事长陈良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口企业需要采购大量的原材料或服务,增值税的下调减轻了企业的整体税负,在此背景下,“出口退税率跟着下调,企业可以理解”。
不过,由于出口退税是先征后退,征和退之间存在时差,这是否会让出口企业陷入诸如增值税未减而出口退税减少的窘境?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道,公告对此已经作出了相应的过渡性安排,即到2019年6月30日前,出口企业如果按照调降前的增值税率征税,则按照调降前的出口退税率退税;如果按照调降后的增值税率征税,则按照调降前的出口退税率退税。因此,企业不必担心会造成税收损失。
不过,赵萍还是建议,出口企业在运用过渡期政策时需要注意三方面问题:一是要注意6月30日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二是要注意企业的性质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是简易征税或小规模纳税人,如果是前者,需要特别注意时间节点,如果是后者则时间节点的限制意义不大;三是要注意企业所在的位置或出口地点,如果是在海关特殊监管区或保税区外,出口退税要关注的日期是以报关单或者发票注明的日期为准;如果是在海关特殊监管区或保税区内,出口退税要关注的日期是以货物离境时海关出具的出境货物备案清单上注明的日期为准。“注意这些问题,才能以合规的方法尽可能按照之前较高的退税率退税,减少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损失。”
助力企业研发创新
“增值税下调将极大地减轻企业税负,更有助于企业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上,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有很大帮助。”沈培生说道。
沈培生表示,近两年,出口企业遇到的挑战在逐步增大,加强创新和研发是企业转型的必经之路,但是较高的原材料、人工等综合成本给企业的资金带来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税费负担的下降恰好给企业带来了喘息之机,尤其是营改增和增值税税率下调,出口退税的时间一再加快,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企业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
陈良也表示,税费成本降低不仅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负担,而且出口企业能够更加放心地采购服务或物品,进行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服务类的企业也可以投入更大的精力提供新服务。陈良透露,贸点点将于近期推出供应链金融的服务,这一服务将联合银行和出口信报等机构更好地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